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收听《黄老师讲三国》的《曹魏故事》系列音频。本音频由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曹魏文化研究所黄青喜老师撰稿,由王梦迪讲述,喜马有声学院录制,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曹魏文化研究所出品。
请听:
第二十九集 哭对入学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也就是今天山东省临朐(qú)人。他是东汉名士,也是曹操的一位重要谋士。
邴原十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也就更加贫穷。他很想读书,因为没有钱而读不成。好在,他家的邻居,就是一个私塾。
什么是“私塾”呢?简单地说,就是私人在乡村办的学校。
一次,邴原经过私塾时哭得很悲伤,声音也很大。老师听到哭声,出来问他:
“孩子,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
邴原哭着说:“我是孤儿,本来就容易伤心;又因为家里穷,就更容易感动。我听说,书,是兼有父亲、兄长两种身份的东西。如果能读书,一我不再孤单,可以和书交流;二我能学习上进,明白事理。但……但……但这只是我的空想。每想到此,我就不免心中悲哀,所以痛哭流涕。”
老师被小小邴原的话深深打动,也不免为之伤心,就问:
“你真想读书?”
邴原回答:“是,真想!可是我……我……我没有钱!”
老师说:“小小年纪,对书有这么深的看法,还有这么高的读书志向,将来一定能成才。我教你,不要钱!”
从此,邴原就拜他为师,天天到私塾学习。一个冬季,他就将《孝经》《论语》通通诵读了一遍,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极大羡慕。
老师看来,同龄人中,邴原特别聪慧,也特别勤奋、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