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流培训 > 对外交流 > 正文
对外交流

第二届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国际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5-18  点击:

2021年4月24日,“第二届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国际高端论坛”以线上(腾讯会议)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北京成功举办。本论坛由北京唐藤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联盟主办,(日本)三国志协会协办,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中国史记研究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校友会为支持单位、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后援单位,日本国家观光局北京事务所、以及59家联盟发起单位为协助单位而成。

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同时在两国拥有众多读者与酷爱者且影响之深厚广泛,而且还由此衍生出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动漫、漫画、游戏、小说等文化与文艺作品,都源于经典史书《三国志》、文学巨著《三国演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进一步将三国文化推向海外、助力三国文化及其遗址遗迹地的特色旅游业发展,论坛筹备各相关单位共同策划实施本国际论坛。

本次论坛汇集了中日双方文化交流、三国文化研究、旅游合作的三个领域的相关部门与人士,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的有贾蕙萱、张可喜、苏文洋,伊佐进一、堀江正弘、野口裕子,三国文化专家有梁满仓、郑铁生、张大可、谭良啸、张子欣等专家学者,从事旅游合作的有齐藤敬一郎、石磊、张越等人士。

本论坛本联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打包走向海外的一种努力与尝试,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越国界的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民间交流平台,也是中日三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研究型高端智库。

论坛开幕之前,举行了《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联盟》成立仪式。



联盟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賈蕙萱教授

以《日本人为什么酷爱三国文化》为题的演讲中列举出10点理由:

(1)《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本就是经典之作,书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等各种内容,无论何人,只要阅读相关三国文化的著作都能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2)从《三国志》可知日本古代史。《三国志》中的《魏志•倭人传》所记载的年代是公元239年左右,早于日本史书近500年;

(3)日本人极为重视史料。在日本人眼中,与其说三国文化是文学作品倒不如说是史学作品,这是因为最初介绍到日本的是《三国志》,该书系中国四大史书之一;

(4)三国文化容易引起日本人的共鸣。例如日本的战国时代很像中国的三国时期,日本人希望通过《三国志》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

(5)三国人物颇具个性特色,引发日本读者的好奇心;

(6)日本人喜欢悲剧,他们认为三国人物中很多是以悲剧收场;

(7)日本人喜欢努力奋斗过的人,不论其成败与否都视为英雄;

(8)三国文化能够效仿,可以活学活用。被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生前曾多次表示“三国人物的智慧,是我最好的经营之师”;

(9)日本人认为《三国志》描绘了各种团体的矛盾与冲突,为读者提供了很多解决矛盾的经验,给予在严酷竞争环境下谋求发展的日本企业以极大的参考;

(10)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元素有很多,因此日本人容易接受并能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所以日本人能读懂三国文化并达到酷爱的程度。

联盟副会长,日本众议院议员伊佐进一

也是一名三国迷,他介绍说,自己最开始接触到的三国故事是吉川英治所写的小说《三国志》。当时上中学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大阪乘电车去京都,在途中一翻开小说就犹如从拥挤的电车里一下子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大陆。从此之后,对吉川英治的这本《三国志》不知阅读了多少遍。经过多年,这套小说里已贴满了浮签,标注出很多为其指明人生道路的语言。为此,他又买了一套崭新的《三国志》继续时常进行阅读。

联盟顾问,日本国家观光局北京事务所所长齐藤敬一郎

以《中日间旅游发展现状及简要分析》为题,介绍了中日两国间的旅游发展现状,他希望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能够迅速恢复出境游。同时,他也希望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

联盟顾问、(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堀江正弘在致辞时,介绍了一些最近在日本和三国文化有关的热门话题。首先是面向年轻人的漫画,现在摆在书店里的《THE KINGDOMS漫画三国志Ⅰ(刘备和诸葛亮)》和《Ⅱ(赤壁之战和三国攻防)》两本书非常畅销。其次是去年12月刚刚在日本上映了一部叫做《新解释·三国志》的电影,由大泉洋、室毅、桥本环奈、山本美月等人气演员出演,当红歌手福山雅治演唱了主题曲。该片在年轻人中反响热烈。第三是著名作家宫城谷昌光于上个月出版了一本书《三国志入门》,他以前写了很多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所以说《三国演义》也是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联盟第一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名誉副会长梁满仓先生

做了题为《鲁潜墓志背后的历史信息》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鲁潜墓志的出土,对曹操高陵的发现具有第一把钥匙的意义。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有一个看起来不合理的疑点,即说鲁潜是“勃海赵安县”人。因为西晋冀州十三郡中,赵安县隶属于赵郡,不属于勃海郡。梁满仓的报告揭示了这貌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的合理性。在十六国后赵时期,冀州的政区划分几经变化,石勒建国前,具有冀州七个郡,建国后把西晋冀州十三个郡变成十二个郡,不久又根据大渤海的原则,把十二个郡合并成六个郡,在这个过程中,赵郡并入了渤海郡。在后赵石虎当政期间,赵安县始终隶属于渤海郡,因此“勃海赵安”四个字,真实的反映了后赵行政区划变化的过程。这个报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增加了本次论坛的学术色彩。

(日本)三国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早稻田大学教授渡边义浩

也谈到了《三国志》故事在日本广受喜爱的现象。他介绍说,为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三国志特别展”于2019年7月9日至9月16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5日在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该展览会仅在东京就吸引了超过33万的参观者,其盛况充分表现出日本对《三国志》的广泛接受和喜爱。而在会场中展出的横山光辉漫画作品《三国志》的原稿前,也聚集了很多参观者。对于《三国志》在日本的传播,横山光辉功不可没。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自1971年起在杂志上连载,一直到1987年完结,共发行单行本60卷,累计发行量超过7000万部。

联盟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外国语大学郑铁生

教授发言说: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联盟虽然不是一个纯学术组织,但它也不能离开学术研究的支撑、滋养和提升。为此,我建议在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学术刊物《罗学》(罗贯中研究)上开辟园地,专门发表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方面的文章,它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如《三国志》《三国演义》在日本的翻译和出版,日本大众喜爱三国人物的历史和文化原由,以及《三国志》《三国演义》在当代日本的流变和传播的形态等。另一方面三国历史遗迹、文献、文物广泛分布中国各地,把这些文化遗产和资源介绍给日本大众,加强中日三国文化机构、博物馆、旅游部门的沟通、促进和互补,这一切都是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的重要内容。

联盟副会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张大可老师

在发言中讲到:《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四史,在二十四史中均为上乘作品,《三国志》作者陈寿,蜀汉人,仕蜀为光禄大夫,经史学家谯周弟子,入晋为著作郎,奉敕修撰《三国志》。刘宋时代裴松之作释。读《三国志》要同时读裴注,还要参考《后汉书》。

《三国志》虽以“三国”命名,但不是评说“三国鼎立”的断代史,而是评说“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小通史。《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演义》,它是一部演史小说,起于黄巾大起义,止于西晋灭吴统一中国,这正是《三国志》所写的时段,即公元184年至280年,前后97年,历经汉末战乱、三国鼎立、晋吴对峙三个时段,所以是小通史。陈寿完全效法司马迁《史记》的通史规则。《三国志》立传的英雄人物二百多人,70%是汉末战乱时期的英雄,即乱世英雄。三国英雄产生于乱世,这叫“时势造英雄”,诸葛亮一对(隆中对);两表(前后出师表)定三分,这叫“英雄造时势”。《三国志》生动鲜活的评说了“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历史,这也是读“三国志”要把握的最大特点。因为战乱之世,波涛汹涌,人际关系最复杂,最有借鉴价值。《三国志》全书的70%的篇幅写的就是汉末战乱,评说这段历史就是探索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这也是读“读国志”要把握的第二大要点。总之,《三国志》评说乱世英雄的历史,积淀了太多的人世沧桑,储藏了太多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一部开卷有益,值得人人精品细读的典籍。

联盟顾问、武侯祠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谭良啸

做了《我对三国英雄情感世界的探索》为题的发言。

2021年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关于曹操、曹丕、刘备、诸葛亮、孙权、司马懿等6位三国人物情感的文章专著。

由于我国的史书极少描写人物的情感、心理,往往用“大喜”“大悲”“大怒”“忧深”等十分简洁的词语来表达,把人物复杂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简单化,乃至淹没。然而人都有感情,而一个人情感的集中流露莫过于他的哭泣,临死前的心态、言行,以及与妻儿、兄弟的关系等这几个截面。我便立足于此,扒梳史籍,搜罗三国英雄这几个方面的资料来加以解读,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表现的种种情感。只是受史料的局限,仅能以曹操、曹丕、刘备、诸葛亮、孙权、司马懿等6人作为三国英雄的代表,从情感的视角来解析他们的人生、人品。由此可以弥补史书的不足。

现代的评判讲求同类量化比较。我从情感的视角切入,收录出这6位英雄哭泣的次数,去世前的言行举止,妻妾的多少和对待的态度,与子女的关系,与兄弟、友人的相处情况等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探求他们在性格、人品、德行上的差异、优劣。如哭泣的次数,曹操有14次,刘备6次,孙权13 次,这说明刘备并不好哭。又如,曹操活了66岁,刘备活了63岁,而活了71岁的孙权,面临死亡时最怕死去祈求仙人赐福延寿,表现得猥琐和毫无英雄气概。再如对妻妾,曹操临死都无法释怀对妻子丁夫人的歉意,刘备兵败白帝城还诏令迁葬甘夫人并进行追封,而曹丕称帝后却赐死发妻甄夫人,司马懿得势后则当面辱骂发妻张春华。通过同类事件的这种情感对比,6位英杰德行的差异,人品的高下,一目了然。

这种从情感切入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截面来进行解析论述,来进行同类量化的对比认识,不仅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性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弥补了史书不描写人物心理、情感的遗憾,同时也把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展现出来,让人们看到与才能、事功分析评判完全不同的三国英雄,甚至会颠覆某些传统的偏见,使人们对他们有着崭新的认知。

(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中川谕

做了《三国演义版本概略》为题的发言:

1.《三国演义》版本种类

按照我自己的研究,70种左右的《三国演义》版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系统。就是;(1)二十四卷系统,(2)二十卷繁本系统,(3)简本系统。

2.世界各地的《三国演义》版本收藏情况。(1)日本:26种,(2)中国:15种,(3)欧洲、美国:10种

3.《三国演义》版本研究情况。(1)郑振铎《三国志演义的演化》,(2)小川环树的研究,(3)其他与郑振铎相反观点的研究,(4)数字化研究。

4.最近发现的《三国演义》版本。(1)韩国发现的两种,(2)瑞士叶逢春本,(3)大量《三国英雄志传》的发现,

5.结语。现在一般读者看到的《三国演义》一般是清代毛宗岗修订的《第一才子书》,就是所谓毛宗岗本。如果想知道罗贯中的原貌,应该注意比毛宗岗本更古老的版本。毛宗岗本决不是唯一无二的《三国演义》。

联盟常务理事、(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教授伊藤晋太郎

做了《三国》怎么应用于大学的教育?以日本一所大学的上课实践为例》的报告发言:

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送了《三国的世界》。这部大型纪录片的第一集有一个片段是笔者正在给大学的《三国》研究班授课。听说我上课的这片段引起了从事教育行业观众的强烈反应,因为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没有专门研读《三国》的研究班。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笔者怎样把《三国》应用于大学的教育来证明三国文化有助于使日本大学生对中国文学、历史和文化等更感到兴趣。首先将介绍我校《三国》研究班的学习内容,然后将介绍笔者上其他课的时候怎么应用《三国》,最后从日本《三国》热潮与《三国》研究班的学生人数的关系来阐述把《三国》应用于中文系教育的必要性。笔者认为能把《三国》应用于日本的大学教育既是代表三国文化普遍渗透到日本社会的雄辩证据,又是代表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一个表现。

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前所长、古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子欣

在发言中提到:研究三国文化离不开邺文化。研究三国人物,离不开曹操。曹操在邺发迹,创业,发展,奠定魏基。

1.邺城在冀,豫交界处,有一条漳河,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与漳河相交处叫漳河桥。桥向东5公里即是邺城遗址。分布在漳河两岸。北岸是邺北城,曹操所建;南岸是高欢所建,坐落在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地上标志,有曹操所建的铜雀三台之一的金虎台。

2.邺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1)建安文学,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在邺下开创并发展建安文学,留下了建安风骨。为唐代诗歌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邺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大交汇,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据点。(3)邺城的建筑布局在城市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① 曹操的邺北城开创了中轴对称,布局合理,分区明显,单一式宫殿的模式。宫殿设置在全城的北半部中间。②高欢的邺南城,纵横街道十字相交,形成了棋盘格式的布局。继承和发展了北城的模式。

前承秦汉,后启隋唐。影响了隋的大兴和唐的长安城,远及明清,北京,以及日本,南韩,东南亚诸国都城的发展。

3.六朝沿革。(1)春秋齐桓公始筑,战国西门豹治邺,(2)西汉始设魏郡治邺,(3)东汉末韩馥移冀州治所于邺,(4)袁绍领冀州牧,邺为冀,青,幽,并之首府,(5)建安九年公六204年,曹操克定邺城,(6)建安十三年开凿玄武池,(7)建安十五年筑铜雀台,(8)建安二十一年操晋魏王,始建王都,(9)羯族人石虎,后赵都邺十五年,(10)冉闵立冉魏都邺三年,(11)前燕慕容俊都邺十七年,(12)高欢携元善見都邺十七年,(13)高洋立北齐都邺二十七年,(14)北周武帝灭北齐,派尉迟㢠镇邺,(15)楊坚灭尉迟迥,焚烧邺城。将三级行政机构迁安阳。至此六朝名都扫地尽矣!

建议,有志研究三国文化的人要研究和弘揚邺文化。

联盟副会长、北京晚报社评论部前主任、高级记者苏文洋

讲到:三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座有一众学者专家,我实在不敢放言。而对三国旅游,我一直有所思,恰逢又是刚刚从外地旅行一个月归来,就想发表一点自己的感想。

此次出外旅行,坐飞机到海南,然后随朋友驾车一路自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返京。所经之处,总体感觉有四点:交通顺畅,条件优良;各地民众,渴望游客;住宿条件,满足基本需求;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旅行热情。

由此,我想到三国旅游的条件完全成熟了。我们需要做一些有关的推动工作。一方面,应该思考三国旅游的现状和我们理想的三国游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也需要尽快地拿出一个三国游的整体方案推荐给公众。比如,一年怎么游?半年怎么游?一个月怎么游?魏国怎么游?蜀国怎么游?吴国怎么游?需要点、线、面结合,有清晰的路线图和多种文字说明,至少先要有中、日、英文。

我们的三国文化研究也应当有普及与提高。普及性的研究最好紧紧地与三国游捆绑在一起,开展诸如“重走三国路”、“三国迷入门游”等等。总之,普及性的三国文化研究要“动”起来,总是一年又一年“坐而论道”,何如“起来行”?我建议明年的年会放在一个三国旅游景点去开,可能会进一步促进三国游的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展开。

湖北省三国历史研究会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夏日新

认为:湖北地区历来被称作“三国文化之乡”,它是三国历史的发祥地和终结地;是三国争夺的主要战场。三国历史名人曹操、刘备、孙权、张飞、赵云、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等都在湖北留下过足迹,尤其作为“智圣”的诸葛亮是在湖北襄阳成长起来的,“武圣”关羽在湖北是活动最长时间的地区。至今,在湖北地区还留下了不少与三国人物和事件相关的地名,发现了大量三国时期的遗址和遗物,保留了许多与三国相关的民俗文化。这些发生在湖北地区的故事和至今仍保存的民俗,通过不同的形式代代广为流传,使湖北地区在三国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国三国文化资源集中在湖北、河南、陕西、重庆、四川、江苏等省市,湖北在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居中,有利于与其他省市开展三国文化旅游的互动;湖北本身的三国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长江汉水沿线的鄂州、武汉、咸宁、荆州、宜昌、襄阳等地市,这些地区是湖北省内交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有利于开发和发展三国文化旅游。湖北居全国之中,与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已形成通畅的交通网络,游客进入十分便利,为湖北发展三国文化旅游提供了交通上的区位优势。

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唐藤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会长孙前进

介绍说,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经典史书《三国志》和文学巨著《三国演义》同时在两国拥有众多读者且影响深厚广泛,还由此衍生出大量动漫、漫画、游戏、小说等文化与文艺作品。

中日两国之间的三国文化交流。是一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深中日两国民间交流、助力三国文化特色旅游发展的跨国界、越时空的宏大文化工程。联盟本着自发自愿、合作协作、平台共建、各取所需的原则,整合与吸收中日与三国文化相关的史学、文学、文博、旅游、中日交流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业余爱好者与相关团体,形成合力与规模共同促进国内与海外的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事业发展。

本联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打包走向海外的一种努力与尝试,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越国界的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民间交流平台,也是中日三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研究型高端智库。今后也拟发展吸收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专业人员与团体参加。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曹魏文化研究所长黄青喜

讲到:为将三国文化研究引向深入,我们需要“四个加强”:(1)加强对三国文化及其子概念辨析。“三国文化”是母概念,至少包括下列10个子概念:曹魏文化;蜀汉文化;孙吴文化;关公文化;诸葛亮文化;建安文学;三国文化遗存;《三国演义》文化;“三国演艺”文化;三国民间传说和故事。(2)加强对三国文化遗存调查。三国文化遗存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数量最多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弄清家底。这些遗存,分布广、影响大,开发利用价值,在“乡村振兴”的今天,更显弥足珍贵。(3)加强对汉献帝研究。汉献帝本是三国文化核心。但对他的研究目前很有限。三国文化研究,如果不抓住汉献帝这个“纲”,则是“瞎子摸象”。(4)加强三国文化数据库建设。今天,三国文化数字化,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难题。这项浩大且长期工程,决非一人一组织短期能解决。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记者张可喜

在学术报告兼论坛总结环节以《三国文化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方沃土》为题做报告指出,日本的“三国文化热”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三国演义》传入日本300余年,特别是二战后,《三国志(演义)》以“各种艺术形式出现,如小说、卡通、戏剧、研究论文、电影、电视剧、木偶剧、音频游戏、专题节目等,来自中国的三国文物展,也举办过多次。有人形容“其受众群体遍及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他说,日本著名的大众小说作家吉川英治为传播三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著名的中国史学家、早稲田大学教授渡边义浩称日本人喜爱《三国演义》的最根本原因是漫画家横山光辉创作了漫画《三国志》。同时,作为早稲田大学理事、早稲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的渡边义浩在传播三国文化方面也功不可没,他所著的介绍三国文化的有《三国志事典》、《三国志——从演义到正史再到史实》、《三国志研究入门》等13部著作。

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孔许友副研究员

的发言介绍了该中心的历史发展,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关于川渝共建“三国文旅”路线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四川和重庆两地的三国文旅资源具有强烈的“一体互补”的特征,但两地的文旅开发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三国文旅线路的打造尚未形成协同效应,涵盖的三国遗迹点位较少,缺乏整体布局,对三国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等。因此,川渝两地应全面启动三国遗存共同保护和研究工程;共同规划建设三国文旅新路线和新品牌,做到串点成线、连景成片、整体推动,打造多样化的三国文化产业载体和文旅产品;探索建立川渝三国文化数据库;组织恢复部分三国民俗活动等。总之,川渝两地应以三国文旅为先导,加强文化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补和政策互惠,共同讲好三国故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清徐县罗贯中研究会为本届论坛发来贺电,

当天,中日两国相关人士80多人参加了这次线上论坛。


上一条:研究所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取经

下一条:曹魏文化研究所参加第二届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国际论坛